在游戏的预告片 (BiliBili) 中曾简要地提到过 “Unus Mundus”这个概念。 这是理解Self永恒冲突的关键。
一个世界
“Unus Mundus”的意思是“一个世界”。引用维基百科的话,它是“一个潜在的统一现实的概念,所有的东西都从中浮现出来,一切又回到它的身边。”这是另一个荣格式的概念,在故事中多次出现,但很微妙。
我先从结论开始,再一一从头解释。一切事物都是从Self中所诞生的,当它死后又会回到Self之中。Self是R11的整个世界。
生于虚无
每种生物在诞生之前都是不存在的。Self是虚无(零维),意味着所有生命都是从Self中诞生的。
1) OP说过,一切都是从无到有:
某个时刻,“无”中出现了“有”
掌握一切者。等同于一切又并非一切。
三位一体。非神非魔。
2) Tips098说过,母亲的子宫内隐藏着最深的黑暗:
【Great mother】
大母神。孕育并包容、养育一切事物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也会抓住某个对象不放、紧紧地拥抱对方,最后将对方吞没到蕴含“黑暗的深邃”的母体中。
3) Self曾多次被比作胎儿。
- Tips098告诉我们,Self意味着“胎动”(即胎儿的运动)。
- 我们第一次看到“红房子”的章节叫做“主啊,伟大的原质啊”,指的是内海子宫里未出生的孩子。Tips099又表示婴儿“像上帝一样”,同时又“什么都没有”:
此时说的神就是“主”。也就是位于0次元的存在。
- 由于胎儿没有界限概念,它是一个可以被认为是“零维”的存在,而且由于婴儿没有特征,它也反映了Self在故事中的角色。
归于虚无
每当人们死去,在许多情况下,他们要么变成零维,要么回归虚无。
1) 当悟在第4天和第5天在避难小屋里经历了坏结局后,他被“沦落为一个点”:
我沦落为一个点。
零次元的存在……虚无……
就算目睹着如此凄惨的光景,我也什么都感觉不到。
因为我已经……失去了感情……
可是……
可是……
在我的构成中心,隐约能感到痛楚。
它就像快要熄灭的灯火一样,在摇曳。
我因为心的死……而感到悲伤……
我因为失去她……非常……非常……
为什么会变成这样……?
这是最坏的结局。
心死了。
然后心的死,也意味着我的消亡。
我现在……死了吗……?
在意识到这件事的瞬间,我的存在消失殆尽。
2) 在第三地点被杀掉之后,悟“归于虚无”。
这个世界难道真的疯狂了?
从最开始,这样的世界就不存在吗?
我……到底……
“我……到底……在什么……地方……?”
随后,我的意识,归于虚无。
3) 当悟被淹死后,他一下子经历了从“永恒”到“瞬间”。
向着黑暗之中……
我的存在……
融解,破碎,扩散,沉积……
不久我充斥于世界。
变成微小粒子覆盖一切。
像蜉蝣一样稀薄,空洞。
我在瞬间里认知永恒,并在永恒中理解瞬间。
混沌、混乱的虚构和现实……幻影和实象……
还有零……什么也没有的空间……
在重叠了的三重之海,我的意识于沉淀中消失了。
4) 当心试图转移到悟溺水的尸体中,或者在他在昏迷中被犬伏刺伤之后,她“化为了乌有”:
连声音也发不出来。
我处在一种完全的黑暗中。
没有方向感。
身体是向上,还是向下,是在睡觉,还是已经醒了,这些都无从得知。
什么也触碰不到。
感觉就像在零重力的地方漂浮着一样。
没有穿着衣服的感觉。
手脚也动弹不得。
甚至连手脚在哪里都不知道。
既感觉不到热,也感觉不到冷。
事实上连空气都感觉不到。
我……
没有呼吸。
也感受不到心脏的跳动。
5) 当心经历了一个糟糕的结局并死去时,她“被虚无吞噬”:
我感觉到了。
在我的背后,摇曳着那个把我们带进这种遭遇的影子。
心「就在黎明的……夜晚……」
那影子没有体积,没有质量。
——凝成一点。
空洞无物。
心「猜猜背后……是何人?」
于是……虚无……将我吞噬了。
世界一统
与Self相关的不仅仅是生与死。整个世界都是Self。在premium interview中,中泽工告诉我们,“Remember11是一个实体的心理体验”:
中泽工: 粗略地说,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下是集体无意识,它包含了所有的原型,如Anima、Animus等等。在每个人身上,这些原型被整合到人格的自我中…如果我们把这个解释从一个人扩展到世界本身,这是否意味着有一个实体控制着每一个人…?在这个故事中,“Self”就是从这个想法中诞生的。每一个人物之所以代表一个原型,是因为他们都在“Self”的控制之下。换句话说,你可以把Remember11看作是一个实体的心理体验。
在Tips087中也提到了这种统一,它说“被观测物和观测者之间没有区别”。
仔细思考一下,这个想法确实抓到了重点。
被观测的对象与观测者本来就是相同的物质所形成的物体,
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区别观测者与被观测物之间存在特性的差异。
作为对Self统一本质的最后肯定,Tips099告诉我们,“这些感情终将融为一体”:
【Ambivalence】
矛盾性格。对同一个对象同时具有爱与恨这样两种相反的感情或态度。双重标准。双重价值。
他人对于优希堂悟肉体里的冬川心所抱持的感情。
他人对于冬川心肉体里的优希堂悟所抱持的感情。
冬川心或是优希堂悟对于自己所抱持的感情。
冬川心对优希堂悟所抱持的感情。
优希堂悟对冬川心所抱持的感情。
这些感情终将融为一体。
自我发现与原型
如果你曾疑惑,为什么有些角色的性格并没有向好的方面发展,那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对应着一个荣格式的原型:
角色 | 原型 | 概述 |
---|---|---|
双胞胎 | Primordial Child / Miracle Child | 有实现任何事情的潜力,即“神童” |
润一 | Eternal Boy | 高度创造性和想象力,但行为不成熟 |
心 | Anima | 男性心中的女性倾向 |
悟 | Animus | 女性心中的男性倾向 |
黄泉木 | Wise Old Man | 父亲般智慧的象征 |
内海 | Great Mother | 母爱的象征 |
黛 | Persona | 在他人面前所作的虚伪伪装 |
悠尼 | Trickster | 有高智商或不为人知的智慧的人,并利用它来搞破坏和做出出格行为 |
犬伏 | Shadow | 我们试图压抑的,自己的缺点和阴暗面 |
SELF | Self | 整个人的统一人格。包含所有心理现象的单一整体。 |
Self是在探索自己,通过与其他人格不同方面的冲突来发现自己。现在,它没有身份,就像一个婴儿。它有成为任何人或做任何事的潜力,但却幸福地不知道自己的存在。
犬伏景子
如果你仔细想想,犬伏在这方面很像Self。报道说,她有许多不同的人格,而且其性格也不尽相同。然而,犬伏在SPHIA中表现得就像只有一个单一的人格。她的记忆也是连续的,虽然她偶尔也会有情绪波动,但也总是能控制住自己。此时时刻,那些不同的人格去了哪里?
似乎她所有的人格都合为一体,形成了一个单一的人格。这也反映了Self所发生的一切。
我是谁?
最后这个问题,是在预告片中所提出的:
意識ってなんだろう?
私ってなんだろう?“意识”为何物?
“我”为何物?
虽然其所使用的代词(私)表明说这句话的人可以是心、榎本、内海、黛其中的一位,但它极有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。问这些问题的人是Self,他在质疑着“自我”的存在。
琐碎思路
最后,一点来自premium interview的琐碎思路:
打越: 所以,我们想让角色的名字和他们的原型相匹配。这是一个从E17就开始的传统,赋予他们的名字更多意义。
中泽: 心象征着Anima,或者说男性心中的女性倾向。悟象征着Animus,或者女性心中的男性倾向。“黛(Mayuzumi)”是一种用给眉毛的化妆品,她代表着我们向他人展示的人格伪装。卡莉代表着有矛盾性格的母亲,即爱又克制。她的名字,是印度教中的母神。圣司(Seiji)听起来像“圣人(Sage)”,意为智者。起初,穗鸟的原型是Trickster,我们计划给她一个重要配角的戏份。不过后来觉得不太合适,所以我们把它给了悠尼。她原来的名字是“楠田穗鸟(Hotori Kusuda)”,听起来就像“torikusuta”…trickster…(笑)。
总结
所有的角色,以及整个R11的世界都是Self的一部分。游戏中的人物都是不同原型的化身,他们之间的互动有助于Self发现自己身份的方方面面。
别总想着荣格那套玩意,92tip中的三界理论,所谓的那个人,也就是self更像是大他者,还是整点祖师爷弗洛伊德和拉康吧(拉康派来点作用啊)。首先玩家自然可以被理解为扮演者游戏进程中的大他者,于是悟希望困死我们,但大部分的游戏文本并不能让我有此体会,引诱外部视点的进入,这不过是我们玩过此游戏的思维在表象之上增添的另一层表象罢了。这部分思维游戏虽然很有意思,使得玩家能够以更高视点观看我们游玩游戏的过程,但沉迷于这种解释不如看看制作者怎么说的。这个计划的原来的复仇对象到底是谁。
“他认为,自己是被某种“东西”操纵着这么干的。”游戏制作者说明白了是他杀了自己的妹妹,然后他认为自己被某种东西操纵了。是悟回溯性建构的这个某种东西,杀死了自己的妹妹,一开始如何杀死的其实更可能是某些非常偶然的因素(争强好胜等等啥的),但是由于悟无法接受当时自己的行为,于是回溯性的建构,假想出了并不存在的这个SELF,SELF以不存在的方式而存在了。悟想复仇的对象不过是建构出来的,以我浅薄的知识,那只不过是他自己的无意识罢了。
实际上游戏内部涉及到self的文本微乎其微,这段过去也并不影响整体的游戏体验,这个宏伟的计划也只是存在在年表之中,动机和对象的模糊和游戏未完成有很大关系,以上只是我浅薄的猜测。
你和前面那位用荣格理论点评的哥们的评论我愿称之为本网站二佳,都应该被裱在中泽工亲🐎的坟头
感觉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(啊,但是需要加几个箭头)概括发展方向
start→经过的问题
→?(未知)
→发生什么事了?
我没有那么深的造诣…但或许是这样,因为一个节点的发生,前端时间的问题不再发生,未知的后段时间无限生出节点,几个可能造成循环,剩下依次继续
但是cure理论反而解决了!!!各自代表的人格主项在三位圈内,能够使self回到过去,打破了行进论…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
SELF是R11最重要的概念,但又是最难理解的概念,无论是看不懂看不清R11的主旨,还是对R11的错误乃至过度解读,都源于对SELF这个概念无法作出标准荣格心理学的理解,或者将这个概念庸俗化解读。
SELF在标准的荣格心理学中一般翻译成“自性”,与ego“自我”相对,当然,即使学了心理学,这也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。荣格的学生弗兰兹用一个例子帮助我们理解自性:“每一个人的生命就如一颗大松树,而自性就是松树的种子,松树终其一生长成的样子,在长之前都浓缩在这颗种子里面,种子就是松树的自性。在松树没有死之前,我们依然无法断定后面还会长成怎么样,所以自性化是终其一生的过程。因为生命在活着的时候还会不断扩展,不断变化。尽管这些变化早已经存在地种子中。但在没有变化出来之前,我们是无法知道的。”这便是本篇解读中“一个世界”“诞生”“一统”“合一”等用词的由来。
R11的目的在于欺骗所有玩家的自性SELF,超越了E17欺骗玩家表层自我EGO的程度,将META要素推向了全人类共有的深层意识。虽然大多数玩家和主流解读都能解读到R11通过扰乱玩家的认知来拯救沙也香的手法,但只有在剖明SELF的概念后,才能重新感受到R11的野心和给我们带来的震惊。
一个不靠谱的想法,self有没有可能是blickwinkel觉醒后cure孕育出的无意识存在,首先tip等里面多次暗示了r11毫无疑问是infinity世界观的,然后从未来决定过去的一贯理论,再加上e17开篇的“天国究竟在哪里”和r11开篇的“天国就在这里”的先后对应关系,会不会也是未来影响了过去造成的产物,让self成为过去以来的世界本源,三位一体不仅是三地一体、三人一体,也是infinity的7、11和17的一体
7、11与17的构成只有7和1这两个数字,而11是17与7的平衡点。
Hotori Kusuda
是楠田穗鸟
已修。之前你这评论被网站反垃圾系统以为成垃圾评论了,现在才发现